转入国际学校第一年,孩子的学习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变。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”而孩子可能的“水土不服”,往往源自以下几个方面:
新文化的认同与融入文化的“新”,是较之于学生上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而言的“新”。如果学生是在国际学校间转校,较之于公立到一所私立或国际学校,所需要适应与接受的挑战度则较小。很有意思的是,对比IBO拟定的“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”与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的学生“六大核心素养”,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主流的校园文化异同可见一斑。
两种文化,在倡导学生作为终生学习者、探究性的思考者等方面异曲同工,但公立学校所提倡的“责任担当”的部分内容和IB学校所提倡的“胸襟开阔”的思想内涵是彼此没有重合的部分的,细读公立学校的“责任担当”细则,对于“孝敬感恩”、“国家认同”等是置于“全球意识”之前的,而IB学校则强调学生以“批判的态度来欣赏我们个人和他人的历史、文化、价值观”。
西方文化(以美国文化为代表)强调个体主义价值,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价值。在公立学校的经历易于使学生把班集体、校园、家国情怀放入个人价值坐标轴之中,然而到了国际学校,你会发现,你的独特性,在不妨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,成为了你最不可替代的资质,你的坐标轴即为自己。
甚至很多国际学校在招生时,对于部分侯位的公立学校尖子生并无特别加分项,面试之中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,能否自信、自如地展现自我,以及你对特定事情的个人主见、视角与立场。
尊重权威,与人沟通时委婉谦逊,这些中国人意识中的美德,在国际学校变得没有那么“显性”。因为以西方师资为主的大的人文环境,对于中国人的“高语境文化”会有所冲击,“低语境”文化的沟通特点就是对事不对人、直率明晰。这也契合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特性:强调公正、平等,主张权力距离最小化。面对挑战的态度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。
国际学校吸纳了很大一部分“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”的西方文化,对于挑战和变化,往往鼓励勇敢接受并视为正面激励性因素,作为一种“未来取向”的文化,对未来的不定性愿持乐观期待。而中国文化“不确定回避程度”稍微高一点,长辈口中的“铁饭碗”、“安稳是福”等种种褒义的口边的话语,不适用于国际学校。可以这么说,面对挑战的正面态度,是转学适应国际学校文化的第一步。
个人“坐标”的迷失随着校园文化的改变,除转学的孩子个人“坐标”需要时间来重建,人的能力自信与社交自信需要时间来获得认同,同时,学生在学业中被评估的方式也改变了,一项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以及如何提高,都需要根据老师的反馈进而慢慢探索。
国际学校不存在成绩排名,但越是隐性的“坐标”越是难以把控。为什么我一项任务得到了6分而不是7分(IB课程体系下的最高分)?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呢?为什么我得了最高分(7分)却不是传统意义的“满分”(100分),仍有进步空间?我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呢?我为什么在一个月之内仍然形影相吊找不到可融入的社交圈子呢?这些都是在转入国际学校后找寻个人“坐标”时常有的困惑。
语言造成的“输出”受限很多学生转入国际学校第一年英文都是在初级班。当然水平和进步是因人而异的,但是在班级会上需要被重视的新生中,每次都有不少是因为英文跟不上而影响到其沟通方式、自信度以及学科表现。
中方家长第一次参加全校家长会时有不少人愿意与中方老师多聊天,表示有一些“苦衷”只有在这里可以和孩子一起全无阻碍地倾诉。在国际学校,英文不仅仅是官方语言,而且是孩子应对每日课程、日常社交、展现自我的基石与桥梁。
社区存在感降低或缺失一周一次学校集会时的发言,因为不熟悉流程或者英文尚不熟稔,没有报名参与;
学校社团似乎都是老生在一起玩,担心他们不带你,于是选择先不参与;
曾经是公立学校校刊的笔杆子,但是这里需要用英文写作,干脆就先不写了……
想去参加学校大型的音乐活动,但是试镜时候发现强手如云,最后没选上。